礦用卡箍密封圈出現(xiàn)老化的問題,具體要怎么進行應急處理,作為礦用卡箍廠家,讓小編帶大家共同了解一下。
礦用卡箍密封圈老化導致泄漏時,若無法立即獲取合規(guī)密封圈,可采用臨時拼接修復法進行應急處理,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:
一、應急處理步驟
選擇替代密封圈
優(yōu)先選用同線徑但規(guī)格相近的密封圈作為替代品,確保其能放入卡箍溝槽。
若無完全匹配型號,可選擇彈性較好、耐介質性能接近的密封圈臨時使用。
標記與切割
將替代密封圈放入溝槽,在接口處用記號筆標記對齊位置。
用鋒利dao片沿標記線斜切密封圈,切口角度建議為30°-45°,以zeng大粘接面積。
粘接與固定
在切口處均勻涂抹502膠水(或同類瞬干膠),快速對齊切口并施加壓力固定。
用砂紙輕輕打磨切口毛邊,避免劃傷卡箍或管道表面。
安裝與測試
將修復后的密封圈安裝至卡箍,按標準扭矩緊固螺栓。
緩慢開啟設備,檢查泄漏情況。若仍有輕微滲漏,可適當增加卡箍預緊力。
二、關鍵注意事項
材料兼容性
確保替代密封圈材質與工作介質兼容。例如,丁腈橡膠(NBR)適用于礦物油,氟橡膠(FKM)適用于高溫或化學介質。
避免使用與介質發(fā)生溶脹、硬化或軟化的材料,否則會加速密封失效。
粘接強度
502膠水適用于臨時修復,但長期耐溫性較差(一般不超過80℃)。若環(huán)境溫度較高,建議改用耐高溫膠粘劑(如硅膠或環(huán)氧樹脂)。
粘接前需清潔切口表面,去除油污或灰塵,以提高粘接強度。
壓力與溫度限制
臨時修復的密封圈僅適用于低壓工況(一般不超過1.6MPa)。若系統(tǒng)壓力較高,需加裝擋圈或更換為金屬密封結構。
避免在ji端低溫(如低于-30℃)或高溫(如高于120℃)環(huán)境下使用臨時修復密封圈,以防脆化或熱老化。
及時更換合規(guī)密封圈
應急處理僅為臨時措施,需在24-48小時內更換為符合設計要求的密封圈。
長期使用臨時修復密封圈可能導致泄漏擴大,甚至引發(fā)安全事故。